肛周脓肿术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人物middot谈丨山医大一院普外科
TUhjnbcbe - 2020/11/28 1:58:00

星光沙路,漫数人生


  魏志刚,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工会副主席、普通外科副主任兼肝胆外科副主任、院青年专家。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至今已近20年,在肝胆胰外科及胃肠道肿瘤外科有深入的研究及精湛的造诣,尤其擅长肝胆胰肿瘤手术及肝胆胰微创外科手术。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器官移植质量控制部副主任、山西省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山西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总干事。

率先开展3D腹腔镜手术


  14年3月,魏志刚在我省率先开展了首例3D腹腔镜手术,包括3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D腹腔镜联合电子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3D腹腔镜肝脏肿物切除术等。目前,他已成功完成3D肝脏、胆囊手术上百例,患者均已康复出院。


  “3D与以往的普通手术区别在于三维成像,手术成像整个是立体结构,最大的优点在于血管和胆道可以看的很清楚。”魏志刚介绍,以前的平面图像,主刀医生看到图像以后,还得在自己脑中转换为三维图像,需要根据视觉经验判断胆管和血管的位置。3D成像则可以使医生很准确看到血管和胆管的厚度和宽度,使得手术更加精确,减少对病人自身的损伤,使手术效果会更好。


  然而3D手术对医生操作的要求更高,做手术还需要戴3D眼镜,“这最考验一个普外医生的基本功,唯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驾驭3D手术技术。”魏志刚说。


  现在,魏志刚平均每天要做2台手术,一年将近台,然而最让他难忘的一例手术,发生在年非典肆意的那几个月。

 在非典病房做手术


  年5月1日,魏志刚作为山医大一院第二批非典一线医生进入非典病区,开始了他长达2个月在非典一线奋斗的经历。然而在进入病区之初,谁也不知道自己要在非典病区呆多久,甚至能否安全出来。


  在一线与非典奋斗的经历中,魏志刚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每天往返于非典病区和医生宿舍。作为普外科医生,在非典病区,魏志刚主要工作是配合内科医生治疗病人。而一名非典病人因病急需手术时,魏志刚站了出来,在非典病人的病房内完成了手术,而给他打下手的,是一名内科医生。“在病人需要我们的时候,没有科室之分。”魏志刚说。


  当时,一名非典病人因患肛周,从而感染引发脓肿,疼的异常,高烧不退,必须及时手术,切开引流。然而在非典病区内并没有手术室,如果在病区外的手术室为患者做手术的话,手术室的那层楼都将被隔离。


  最终,手术只能在非典病人的病房内完成,这意味着主刀医生将冒着被感染的巨大风险。魏志刚站了出来,主动承担非典病人的手术,没有半点犹豫和退缩。医生们在病人的创投搭建了简易手术室,并对全病房进行无菌消*。魏志刚最后在非典病人的床头为他完成了手术。


  2个月后,非典疫情得到控制,魏志刚在院外隔离观察近3周后,返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当时,魏志刚的爱人也奋战在非典一线,比他早一周返回家中。

病人需要随叫随到


  普外科医生杨玉栋工作以后,一直跟着魏志刚学习手术技术。在他眼中的魏志刚,严谨、睿智。“除了手术技术,在魏主任的身上,我学到最多的,感触最深的是他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一名老年患者因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既老慢支肺气肿。平时咳嗽、咳痰、喘息还有眼中的胸闷,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出现肠梗阻后,由于严重的腹胀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明显加重,出现端坐呼吸,患者不能平卧,只能站立或坐着,连睡觉都是坐着睡。


  患医院后,最后慕名来到山医大一院,魏志刚见到患者后,毅然接手。入院以后,魏志刚以最快的速度完善术前检查,明确了患者是降结肠癌引起的急性完全性肠梗阻。严重的肺部疾患使患者不能耐受全麻,只能使用结肠癌手术中一般不采用的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不能平躺,因此手术中患者是半靠在手术台上进行手术。


  经过几个小时紧张的手术,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肠梗阻解除,腹压下降,患者肺通气功能得到改善,终于能够平卧,大约两周后患者痊愈出院。出院时老大爷紧紧地握住魏志刚的手,说:“睡觉再也不用坐着睡了,我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呀!”


  魏志刚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外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即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外科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严冬还是酷夏,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不管是休息还是下夜班,只要病人需要,他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


  此外,医院的医生,魏志刚还积极配合完成山西医科大学各项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勇于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能把本专业前沿知识及时的介绍给学生,积极备课、认真讲课,受到听课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严谨求实,言传身教,毫无保留,认真做好传、帮、带,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山西医科大学学生参加第二届、第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两次均为学校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殊荣。同时还获得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优秀指导教师、山西省医科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的称号。

第一临床医学院

来源:中新山西网

排版:王宗隅

感谢您对第一临床医学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物middot谈丨山医大一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