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图图就要一周岁了。身高与体重都长了不少,智力水平也高了许多。对一些事物的感知与认识也逐渐增强,很是让人喜欢。
很早的时候,只要用手顶住他的脚,他就本能的向前蠕动,但就是迟迟不会爬,他爸爸很着急,想要花钱去学习爬行了,但有一天突然会爬了,而这一天恰是我的生日,图图给了我一个惊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日礼物。
现在扶着他已经能走了,小脚很灵活,碰到东西能踢或者勾着玩了,他自己也很高兴。但还是不会站立和独立行走。这些都不着急,顺其自然吧,慢慢的就会了。
图图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姥姥一着急经常说“诶呀妈呀”,他也无意间学会了,着急的时候经常说“爱玛、爱玛、爱玛”,只是开始时我们不懂,后来明白了,“爱玛”是“唉呀妈呀”的缩读。
爸爸说:图图跟着姥姥说东北话,跟着奶奶说安徽话。现在语言表达进步的很快,会叫妈妈,爸爸,奶奶,他喜欢的东西能自己缩减文字喊出来,例如看见大公交车就喊“大公”很有意思,有时大人说话他能听懂,会有所表示,相互之间的互动配合得很好。
图图的观察力与理解力已经非同一般了,好多东西没教就会了,比如翻书,学话,扔东西。他的小手小脚很灵活。孩子的玩具也很有特点,除了商店买来的,更多的来源于生活之中。包装箱、奶粉罐、啤酒罐、储物瓶,一切都是玩具。
孩子在玩中慢慢成长。我带他时,他很听话,放到婴儿车里很乖,兴致勃勃观察外面的景色。有时在卧室坐在我的腿上也能与我一起静静地观察窗外的夜景,长时间放空。
但是,一看见他姥姥情况就不同了,非抱不可。原因是姥姥非常宠他,理解他的小心思,无论干什么,要什么,尽量满足,一路绿灯。所以他和姥姥的感情很好,愿意和姥姥一起玩。
图图对吃是情有独钟的,他对周边一切的认识就是“这个能吃!”生命伊始,一切都感觉新鲜,一切都有性趣。
床上放了一本书《勇敢的小花猪》,他看见了飞速的爬过去,爬到书边,端详片刻。这个时候我拿出手机给他拍照,从小爱学习。然而,下一个动作让我啼笑皆非。他一把将书放到嘴里,有滋有味的吃了起来。
以后我观察,别的什么东西也是如此。开始好像是好奇、欣赏,只要他的嘴与物品的距离在射程以内,立马就往嘴里送。
真可谓:万般皆下品,惟有吃更高。孩子是用嘴来感知周围的一切的。民以食为天,这话在孩子的身上体现的最为真切。
文化对图图有特殊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连孩子的哭闹都有威力。图图哭闹的时候,只要一句“白日依山尽,*河入海流”,他立刻就能止住,并静听你的下文。他能听懂吗?不能!但是诗歌的韵律与气势他会感受得到的。
在室外图图躺在婴儿车上,一个姿势时间久了就会寂寞,烦躁。时不时地就要用诗歌来陪伴。看他烦了,就来一首“两个*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再走一会儿,他又闹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暖,霜叶红于二月花。”每次室外活动,都需要七八首诗来陪伴。
孩子的成长很神奇,一天一个样,每天都有进步,女儿家的床头上有很多绘本,每天都给他带有感情的读一些,观察他的表情,虽然不能全听懂,但天天读,慢慢的,就会理解了。
每次看见这些书的时候,他都很兴奋。有时就指着画面上的图,嗯嗯嗯的让你讲个不停,他听故事的样子很可爱。
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我们都看在眼里喜在眉梢,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育孩子需要风潜无声,悄悄地熏染、慢慢的浸润、静静地守望。
作者:汪洋,曾任林甸一中校长,林甸进修校校长,林甸温泉湿地文化沙龙网站创办人,林甸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庆作协副秘书长。
林甸往事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