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术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林甸往事ll少平漫谈坐公交
TUhjnbcbe - 2021/1/2 2:12:00

我这个人动手能力很差,协调性也不好,而且是个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路盲”,逼迫自己学习几次驾驶之后也不得要领,试驾过程中总是把车憋灭,后来索性放弃,说实话我不想开车伤到别人,也不想被别人伤到,就只好不去碰车,让以前托人办下来的驾照躺那睡大觉。

过去在县里生活和工作,会不会开车都无所谓,家里离单位不远,上班走着去就行,出去玩儿或者出门办事儿,都有同学、朋友开车,自己只管舒服坐着就行。

但是,调到市里后,家离单位有十公里远,走着去不现实,打车去又犯不上,最后只好选择公交为我的主要出行工具。

刚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抹不开脸面,觉得自己堂堂的公务员居然成为公交一族,混得越来越差了。

坐了一段时间后,也接受了这个现实,脑门上又没贴贴儿,谁知道你是谁?再说了,公务员坐公交车就丢人吗?岂有此理,反而心安理得了。

我支持环保事业,但不是绝对的环保主义者,不会家里有车也放那不开,我只是迫于无奈选择乘公交,但公交也有公交的优势。

坐公交省钱,算这个账很容易,以买一台十万左右的车来看,一般可开十年,每年保险、汽油、维修等七七八八的费用大概要一万五,十年就是15万,而十年后这台车基本就值一万元了,所以十年花费24万。

如果选择坐公交,一年块钱可劲儿花,十年也就2万,孰多孰少高下立判。

坐公交省心,坐公交完全可以当个“大不管”,上车之后啥也不用管,看手机、看窗外、瞎琢磨都随便,还可以听听坐车的大爷大妈聊点物价、房价等生活趣闻,开车还要看路线、看速度、看行人、看别的车,劳心费神,如果有个剐蹭,那就更麻烦了,交警断案、保险理赔、移送修理等一应事务都要操心。

如果没有车库,冬天还要盖车衣、掀车衣,道儿近的没等车里热乎就到地方了。

坐公交省耗,公交产生的大气污染、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由一车人分担,落到个人头上没多少,开车造成的污染那可是记在自己名下,虽然有些人压根儿就不想这个,不拿这当回事儿,但污染的事实是否认不了的。

拍出《穹顶之下》的柴静,人家家里至少有两台车,单双号都不耽误开车,但除了去机场平时从来不开车,以实际行动给“北京蓝”做贡献。环保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虽不强求,但可追求。

公交也有很大不足,主要是不方便。

以我为例,平时没什么事儿还好,在单位一猫就是一天,秘书是看门的狗——哪也不去,但如果要出去办点事儿,那就麻烦了,找谁送你都不太好意思,人家的车都是烧油不烧水的,再说人家还未必有时间,就算有时间也没必要伺候你啊,何必给人添麻烦。

无论是打车还是网上约车都得等,而且费用也不低,不像自己有车,抬腿上车发动就走。

如果坐公交出去办事儿,那时间成本就高了,等晃荡到地方了,啥都凉快了。公交也上不了台面,车也是身份的象征,单位新来个年轻人,如果开着路虎、霸道上班,不管是临时工还是正式的,很多人都会投去仰视的目光,都乐于和人家交朋友;如果坐公交来上班,就算你是正式考来的公务员,也有人琢磨“这是怎么混的?连台车都没有”。

做生意的,特别是做几百万生意的,那就得开台好车去和人家谈生意,否则就和身份不符。

坐公交还很挤,有时都上不去车,即使挤上去了,车上也是充满了汗酸味、脚臭味等各种乌七八糟的味道,这是免不了的,坐公交的多数是老百姓,没那么多讲究。

我有个朋友有年去成都参加考研面试,听说成都遍地是美女,考完之后就坐着公交四处转转,结果转了大半个成都也没见到几个美女,回来后下结论“成都无美女”,人家就嘲笑他,“美女怎么会坐公交啊,向来是香车美女啊”。

是啊,坐公交的多数是大爷大妈,美女怎么会去挤空气污浊不堪的公交啊。

其实,现在有台车也算不了什么,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满大街跑的都是车,很多单位自行车棚都拆除了,改划成停车位了。

不过,在一、二线城市,公交和私家车的出行效率就没多大差别了,有时公交反而更胜一筹。

全国北上广深乃至哈尔滨哪个不堵车啊,不仅堵车,还堵心啊,还不如坐公交舒坦呢。

我有个朋友,在哈尔滨工作,家里买台车五年才跑2万公里,平时上班就没开过,基本是走着去,或者坐公交去。

所以啊,城市发达到一定程度,交通工具又返璞归真了,宝马、奔驰、路虎统统不如公交、地铁跑得快。在北方,冬天下雪了,如果驾驶技术不怎么高明,那还不如坐公交保险,免得开成“碰碰车”。

打出租都不如公交安全,出租车司机习惯于抢活儿、抢时间,也控制不好雪地上的车。

其实乘公交也不丢人,有个处级干部一把手周末去参加一个酒局,都是好哥们儿,肯定要小酌或痛饮一番,如果开车去回来就不好办了,这先生下楼后连车都没打,直接到站牌登上公交晃悠悠的去了,喝完之后又乘公交晃悠悠的回来了,两块钱解决了二十块钱的问题,挺美。

我算是公交的拥趸,也喜欢乘公交带来的生活节奏,更愿意看公交上的世间百态,但我也想给公交提点建议。

我认为公交也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既要看车的品牌、质量、新旧等“硬实力”,也要看卫生、礼让、关怀等“软实力”。

大庆经济实力很强,公交车也很高大上,但需要增添一点人文关怀,比如给车内装饰注入一点文化气息和大庆特色,让人看着更舒心。

站点的广告也要适当选择,我看很多站牌都打出了“天堂墓园”的广告,公墓做广告无可厚非,但做到公交站牌上有些不妥,乘客一下车就看见“天堂墓园”,好像人生最后一站似的,细思恐极啊。

同时,前后车也都应有个关照,不同线路的公交车可能在某一站点交会,后车下来的人很可能想倒前车,但前车眼看后车跟上来了也不停息,赶紧加油门跑了,这让倒车的人很失望,很难受,都是芸芸众生,何必难为对方。

另外,有些站点设计也考虑不周,比如我乘坐的23路车,停靠站点设在了凤龙驾校,而没有设在相邻的澳龙学校,学生从凤龙驾校下车还要走很远的距离,从民生角度看,学校远比驾校重要,但这么设计也许驾校有钱、有实力吧。

以后,从给工作提速的角度,我可能也会费劲巴力地去苦学驾驶本领,启动我那多年睡大觉的驾照,但我的公交情怀不会改变,到了一个新的城市还会乘坐公交感受人文风貌,我喜欢这样的市井生活,我就是市井中人。

作者简介:少平,林甸人,目前生活工作在大庆。

林甸往事公众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甸往事ll少平漫谈坐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