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探索。突入而来的疫情也让教育工作者迎来一次新的挑战与探索,如何能更好的将历史的知识脉络展现给学生,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成为讨论的热点。年4月24日,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组织的线上公益性讲座——《线条与重构》,让我们聆听到了专家们的声音,受益匪浅。
陈亚利教师首先提到学习要有任务清单,对知识进行列表梳理,整合知识,然后基于问题进行课堂行动,如何引发学生们的互动与思考,让同学们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从而有效的传达知识。短暂的课堂时间,教师语言要简练,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换位思考,耐心等待学生思考互动,而不是一味的讲,讲的越多越好。其次引导学生对历史的逻辑理解,带着学生联系前后,让学生感受历史思维逻辑的魅力。最后真心给学生以鼓励,尽管隔着屏幕,透过屏幕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亲切,拉近距离,从而消除其他干扰,更好的进行教学。
讲座过程中,黑龙江省各地一线历史教师认真聆听,并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对于一线教师具有极强的启发和示范作用,收获颇丰。
讲座后,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赵玉英教研员做了评析,如何更好的进行线上教学,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陈亚利教师的课堂魅力所在。
这次公益性讲座,我校历史组各位教师也积极参与进来,并认真学习,仔细记录。不断的创新历史教学新方式,重新构建历史知识脉络,从如何教学生知识到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转变,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这次讲座,从中的收获,不言而喻,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又添新途径新方式和新视野。
无形的网络,一头连着老师,一头连着学生;一头连着求知,一头连着奉献。
特殊时期,“空中课堂”成了教学主旋律,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但不隔离爱。“教师离校不离教,学生停课不停学”,让爱的教育更温馨,更闪亮!
特殊时期,手机成了老师们的作战工具,盯着屏幕,批改学生反馈上来的作业。老师们虽不在学校,不面对学生,但隔空守望,通过多种方式批阅作业以及和孩子、家长沟通交流;虽然有困难,但都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虽不在学校,但老师们的辛苦远胜于在校,因为心中都坚守着那份职责情操,和面对灾难和困难不当逃兵的那份韧劲和勇气。
END供稿:大庆市林甸县第三中学
审核、编辑:宣传统战部
往期推荐1、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原创歌曲《放心吧,妈妈》
2、《钟爷爷,我想对您说》一首厚植爱国主义基因的歌
3、“疫”动师心 大爱有我——原创少儿歌曲《线上的课堂》背后的故事
4、《线上的课堂》 唱响云端学习新天地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黎明咬破夜的帷幕
唤醒沉睡的大地
没有人知道这夜晚有多么的漫长
因为夜色淹没了所有的忧伤
哀愁会像皱纹一样跨过岁月潜滋暗长
拼命努力却不能迎来希望的曙光
原来氤氲阻挡了它的光芒
纵观五千年历史长河
谁又能成为永恒
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
前行的路上铺满了荆棘
心中永存执着的信念
去点燃那生生不息的希望
历经风雨
我依旧选择善良
阳光终会照进屋子
时光依旧流淌
日复一日
我也终会将把文字铺成诗行
用爱与温暖
把世界点亮
作者简介:碧水,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人,医院。
林甸往事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