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博士遮盖液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8634.html周末在家,勤快点,收拾一下屋子。别说,收拾好了,真的干净许多,和原来不一样了,心里也像擦亮了一样那么舒坦。这让我突然想起关于“勤”字的词语。勤俭持家,勤能补拙,业精于勤……也就想起了一本书封面上的几个字:“业精于勤”。睹物思人,我想起了久别的老院长,高啟纯。那年,中医院处于低谷阶段,资金周转不开,工资不保,技术落后,人才紧缺。等等医院,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考验。县里,局里,院里,职工,职工家属都急得团团转。就连“罗院长”都急得小手一个劲的摇。记得那是一九九三年,新一届书记兼院长到任,开会说:“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制度,遵照执行,以保证进入工作状态。我们需要引进人才,引进设备,培养人才……以求发展”。大家已经猜到了,有一天早会上,领导席上多了一个人,好熟悉的面孔,期待的目光猛然间都盯在了一个人的脸上,他就是请来的高啟纯院长。时间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医院院长。听说高院长很权威,技术很全面,外科,五官科等都不在话下。只是不知道我直接找高院长看病人的话可不可以。我劝自己,试试吧,不行再说。我姑姑喝水呛咳,耳鼻喉科医生看过,也做过一些辅助设备的检查,诊断为“会厌麻痹”,但是原因不好确定。我在想啊,找不到病因,怎么治疗呢?要想查到原因又怎么查呢?找谁呢?于是,想到了高院长。见到高院长,热情自不必细说。高院长问了一下情况,然后告诉我说:“这可不是耳鼻喉科的病,你去找内科张天民院长看看吧”。张院长检查后说,是“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当时没有现在的CT等先进设备。张院长给开了一种药,治疗三天,好了。让我佩服的这么多年没敢忘记那时的点点滴滴,怎么就那么精准定位呢?正如高院长所说:“业精于勤”吧。我猜想,他们这些专家的书,看似在书架上,实际上,是装在心里的。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神奇,医院的希望。所以,那天早会上,职工看见这张熟悉的面容,心里一亮,好像手机充满了电之后的那种亮。高院长身材不是很高,微胖的身体却很灵巧,走起路来我要放小跑才能跟上,工作的时候,我也要加快大脑的运行速度才能跟得上他老人家的思路。很快,医院活了,有了新的起色,像那么回事了,我们的老院长把身心疲惫的感觉都藏在心里,微笑挂在脸上。若干年以后,高院长做出的一件事,曾经让我有了一种莫名的不知道是什么感觉,虽然那种感觉是淡淡的,模糊的,不确定的,但起码我知道,我们的老院长累了,年纪越来越大了,该休息了。他老人家不说,但从那微笑的眼神里,从那满头的白发里,从那沉重的脚步中,我看到了一颗善良、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白衣天使的美好内心。也读懂了那疲惫的灵*。那天,高院长找到我,拿来一些书,《外科手术学》,书是翻印的,封面是*颜色的,上面写着“业精于勤”四个字,下面签名:高啟纯。说:“这些书送给每个外科医生”。就一句话,转身走了。望着他的背影,我说:“院长,谢谢!”又过了几年的时间吧,医院里很少看见我们老院长那忙碌的身影了,后来听说去哈尔滨,医院住院了,一种很罕见的病*引起的脑炎,据说和职业有关,可能手术中感染的病*。从那以后,老院长再也没有回来……享年七十二岁。老院长没有和我们做最后的告别,却早把希望写在了书上——业精于勤。作者简介:医院外科医生林甸往事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