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术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林甸往事ll怡人我们皆是ldquo读
TUhjnbcbe - 2021/2/15 2:49:00
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们,学龄期没有现在的高科技、手机、电脑,年代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却没有限制我们的阅读……我们家不算书香门第,但因为父亲是高小毕业,还当过教师,酷爱阅读,所以,家里就订阅了《大众电影》《读者文摘》(现在的读者)等在农村很少见的杂志。当时也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多了,气质自然会变”“读书是读自己”等类似的鸡汤,我们读书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回想那个时候,每月最盼望的就是新报刊的到来,姐妹们相互传阅着。那时我最小,她们会先让着我看,而我最喜欢看的是《读者文摘》,先看的就是那里的“漫画与幽默”,一个笑话会让我开心很久。记得有个漫画,是一对母女,母亲在屋里缝被子,女儿在厨房和面,女儿一会儿说:“妈,面和软了。”母亲:“加面啊。”女儿一会儿又说:“妈,面和硬了。”母亲又回:“加水啊!”如此多次,最后女儿无奈地说:“妈,盆里装不下了……”母亲气急败坏地说:“我要不把我自己缝在被子里非打死你这个笨蛋不可!”呵呵,看图会更有画面感,觉得更搞笑。我现在每次和面时还会想到这个漫画。杂志里的其他文章会大致看个标题,喜欢的就会仔细阅读,还会把精美的句子整理在本上,至今我还保留着这种习惯:喜阅读并随手摘记。《读者文摘》可以说是我们的文学启蒙老师,它陪伴我们度过了物质匮乏的童年,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开阔了视野,直至今日我们还也保留着阅读的习惯。好的杂志跟好书一样,就像是一个哲思无限的高尚的人,你阅读它,真正地沉浸其间,就好像是在同一个思想、德行高尚的人对话,从高尚的人身上汲取营养、获得知识。记得《读者文摘》更名时,是外出读书的姐姐告诉我的,让我先猜改了啥名字,我说了很多都不对,最后她告诉我叫《读者》,现在还能记得她当时说话的语气和神态,而我听后却有一丝丝失落,如丢失了一个老朋友般怅然若失。买来新版的读一下,怎么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如今我偶尔还会买本《读者合集》来看看,也许是各类品种丰富的图书冲击,也许是年龄的增长,对这种文章却再提不起兴趣了,就像我们想念已久的家乡菜,怎么做也寻不回当年的味道了。我要说:感谢你,我亲爱的《读者》当年的《读者文摘》,感谢你陪我度过我的少年时期,我会在内心小心保存着你,里面有我和你共同的秘密,这也我一生值得珍藏的回忆……作者简介:怡人,出生于林甸县巨浪牧场,喜欢文学,爱读书,偶以文字抒写心情、装点生活。林甸往事公众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甸往事ll怡人我们皆是ldquo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