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术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林甸往事ll荆德军写在母亲节后
TUhjnbcbe - 2021/6/10 20:23:00

世界上所有的光荣和荣誉,都来自伟大的母亲

——高尔基

母亲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母亲是一支永远颂不完的歌,世上有一种爱最伟大,那就是母爱,世上有一个人最值得我去感恩,那就是我的母亲!

母爱是一缕暖阳,给你温暖与灿烂。她能暖化寒冷、荡涤心灵、活力生命、振奋精神。她以宽阔的襟怀哺育生命、呵护成长。

母爱是茁壮蓬勃的绿地,富于生机而芬芳宜人。她永远是没被唯利是图、排他利己而污染的一方净土。母爱一如一脉清泉晶莹剔透,纯洁如碧。

记得在冰心写的《繁星·春水》中曾经有这样的一首小诗:“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因为母亲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最宝贵的生命,她们也用自己的一生来呵护我们。

母亲仙逝已有二十三个年头。母亲的离去,在我心里留下很深的伤口。我常常扪着胸口,希望伤口尽快愈合。可是,伤口无法愈合,时常会有疼痛隐隐蔓延开来......

记得母亲是年春天突发脑栓塞,造成语言障碍,心里什么都明白,就是说不明白,后期经过治疗,也没能完全恢复。

家务及做饭都可以,那时我在中学上班,家在县城,每天上班我都是骑摩托车(嘉玲90)从前道(通往新兴马场的公路)走,随便到母亲家,把母亲一周的用药及生活用品拿来,看望母亲身体状况。

即使是冰冻三尺的数九寒天,也从没有间断过,就这样维持了三年,母亲还是离开了我们,母亲走的那一天正赶上二弟家盖仓房,坐在窗台前,就那样安静的走了.....

这是上天第二次把我和母亲连接的脐带剪断。

第一次是六十二年前一个大雪封门的傍晚,我泊着母血,奋力奔向这个世界的时候,几乎耗尽了母亲全部的精力和一个女人所能承受的全部坚韧。

母亲孕育了一个生命。

我的十二经脉在母亲身体深处悄悄形成,是母亲用丰饶的血脉把我滋养。我躯体秉承,我心头蕴积的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母亲赐予的。
  

回想母亲的一生是艰辛和坎坷的,生活给了她太多的磨难,时代造就的创伤让她们那代人经历了颠沛流离之苦,多灾多难之痛,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练了她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个性

在我珍藏的相册里至今仍保存了一张母亲的黑白照片,都是些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

也是唯一一张母亲留存于世的照片,母亲当时也就是三十多岁的光景,着装却像一个老太太,穿着宽大的棉袄,棉裤,清一色的带襟衣服。

在黑白影像里,是看不到母亲穿艳丽如花的颜色的。事实证明,母亲有孩子后的确不曾穿大红大绿的衣服。

她的衣服不外乎两种颜色,夏季月白色或灰褐色,冬季深蓝色或黑色,很少看到母亲穿那种印花的衣服,更别说绫罗绸缎的衣服了。

那个时代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如同黑白照片那样灰色暗淡,恰似一帘风雨飘摇过的天色,折射出朴实无华的光芒。

年轻的一张脸却被老成持重的衣着掩盖了青春的气息和活力,没有花枝招展的衣着亦没有笑颜如花绰绰动人的生机,只有一张和善朴实的脸。这大概就是他们那个时代农村妇女的一个缩影吧!

母亲是平凡的,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年轻时靠种地为生,她一生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尊老爱幼,亲和睦邻,乐善好施,勤俭持家,通情达理,善良贤明。

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她起早贪黑,除了下地干活外,还要推磨子推碾,为一日三餐而忙碌,纳鞋底缝补衣服,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操劳一生.....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母亲从红旗公社红光村二屯周家嫁入五十公里之外的东方红公社新胜村三屯,吃苦耐劳、辛勤劳作、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相夫教子、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一路走来,吃尽了比常人多得多的苦,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其中酸辛苦辣,道也道不完,说也说不尽。

单是为了在艰难困苦中哺养五个儿女长大成人,劳累和焦虑就伴随着每一天,累坏了身体,操碎了心。漫漫长路六十八载,无一日间断,到了生命最后,还把切肤揪心的牵挂带到了永远!

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再也不能平凡了的普通农家妇女,但在我们一群儿女的心目中她不仅是一个慈祥的长者,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伟人!母亲一生养育了我们兄妹五人。母亲为她的儿女所付出的艰辛是每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

在我们的记忆中早年的母亲没有过一次安稳的睡眠。我们每天晚上睡下,母亲总是在煤油灯下缝缝补补,半夜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煤油灯下穿针引线,早晨一大早起床,母亲早已在窗外操劳。

从天黑到天明,从天明到天黑,没完没了,夜以继日。那时一家八口人(四伯父在我家)的穿戴铺盖全凭手工缝制。

干不完的活,受不尽的累,母亲何曾有过一夜安眠!真不知母亲那瘦弱、单薄的身体是如何支撑下来的!

她就是为了我们的安生,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这个家,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信念使母亲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硬撑了下来。

在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那饥饿的岁月里,每人每天只四两的口粮标准。母亲为了使她的儿女们吃得饱一点,总是把维系性命的几口饭食让给儿女。

让给大的吧,又惦着小的,让给小的吧,又瞅着饥肠辘辘而又要上学的大的心疼,大的小的都分点吧,还有那每天干重活的父亲。这对母亲来说是一件多么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啊!为此母亲常常以泪洗面。

而她自己却总是经常吃一把野菜,啃口咸菜就口凉水度命,直至后来严重营养不良,手脚浮肿。但她仍旧硬撑着,把自己那几口度命的饭食再分给她的儿女们点。

母亲更善于调剂美食。

儿时的岁月生活艰辛,只有过年或者重要节假日才能吃白米饭和饺子,炒菜也不是每顿都有。

但是母亲总能想出办法调配好一家的伙食,粗粮细作。即使吃的玉米面饼子,也要在里面添加些许糖精,让全家人吃起来格外香甜。母亲用野菜做的菜团子,五十多年后仍能让我回味起鲜美的滋味!

在我们一群儿女们的记忆中,早年的母亲从来没有正经把摆地上饭桌吃过一顿安稳饭,总是让儿女们吃好,她才抽空打扫些残羹剩饭勉强充饥。为了她的一群儿女,她总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艰难困苦.....

世界上有谁能这样用牺牲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并且几十年如一日来庇护他人的呢?惟有母亲,并且只有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们感谢上天的庇佑,饥饿和过度操劳没有夺走母亲的健康。母亲顽强地和艰难困苦抗争了一辈子,磨练出了一付铮铮铁骨,使母亲到了垂暮之年身体比同龄人要好得多,思维明智,生活完全能自理。

虽然她最后几来年患上了严重的脑血栓和心脏病,心脏病发作时疼痛难忍,但她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宽松豁达的心态和疾病作斗争,大大地减轻和减缓了病情。

一年又一年,我们都长大了,都相继结婚生子,日子渐渐好了,母亲脸上的笑容多了。

我经常回家看望母亲,母亲就像一根线系着一群儿孙们的心,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常常和母亲说说家务事,唠唠家常话,母亲说过,人这一辈子只要当好三个人就是成功的人,男人当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女人当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就一定是个和和美美的家。

这句话一直铭记在我的心头,是啊,家和才能万事兴,和睦家庭才是最幸福的家庭。

母亲为我们数十年养育艰辛,但值得庆幸的是,母亲晚年遇上了几个孝顺的好儿熄。她们不是亲闺女却胜似亲闺女。

她们对母亲的悉心照料、精心呵护、宽容忍让、逆来顺受,使秉性执拗的母亲没有受到一点委屈,而得到的尽是亲情和温暖。

在这样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母亲晚年生活充满了安谧和快乐。这些,使我们几个作儿女的想起来就感动得下泪!

母亲平凡淡泊一生,没在这个世上创下什么辉煌的业绩,也没有给她的子孙们留下家财万贯,但我们敢说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母亲,是我们心目中的伟人。

母亲的突然离去,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悲伤;无限的惆怅;痛心的懊悔;真情的思念……

那天那刻我敬爱的母亲毅然不顾我们儿女的眷恋,走的那么匆忙,那么痛苦,那么的遗憾,我的整个世界突然变暗,视线模糊了,心脏也变得异常沉了。

脑子里一片迷蒙,身体开始失重,似乎要飘起来,一种掉入黑洞般的感觉变化成泪水从眼中夺眶而出,我的母亲走了,我心中充满了遗憾和痛楚,我有天塌地陷的绝望,有四顾茫然的张皇,有无处容身的凄凉,母亲您默默地走了,弥留之际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您仿佛很累很累睡着了就不想再次醒来!

母爱是一把普通的雨伞。

无论你风雨坎坷,她总是依靠的呵护。那展开的胸襟,为你遮风挡雨,使你踏实前行。

母爱是一汪深深的海水。

她总是以海纳百川的广弘与博大,默默容纳与涵养。那宽宏的气量,那包容的品性,让子女处世泰然、维系和睦相协、无争无患。

母爱是绚丽的彩虹。

不管风雨如何剥蚀,她总是完美无暇、永不逊色。

母爱是执着的坚守,永恒的无私。

不管人生如何百味,命运如何苦涩,她总是一心一意、含辛茹苦、从不打折。母

爱是一首精品无比的抒情诗。

写满了纯朴、勤劳、善良、无私、自信和牵挂;母亲是孩子行走的启蒙老师,教会了孩子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母亲永远是孩子成长的保护伞,呵护着孩子在磨砺中学会坚持的勇气......

母亲,一生第一亲;母爱,人生第一情。母爱,人间大爱,可惊动天地,可感泣*神。母爱,恩之至尊,与江河同流,与日月同辉。

在第个母亲节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祭奠我那天国里的母亲,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作者简介:荆德*,大庆市林甸县退休教师,爱好文学,人生格言:每天都是生命中的一张白纸,每个人,每件事都是一篇生动的文章。

林甸往事ll荆德*:回忆我的阅读

林甸往事ll荆德*:又是榆钱儿飘香时

林甸往事ll荆德*:半亩塘主吴振海

林甸往事ll荆德*:种岁月

林甸往事ll荆德*:我与林甸往事

林甸往事ll荆德*:老家往事

林甸往事公众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甸往事ll荆德军写在母亲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