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一些书,有的像宽阔马路,驰骋的思维强势灌输;有的像乡野山路,接壤着土地风景自然而平实;有的像独木桥,开辟蹊径引导我茅塞顿开;字里行间皆是风景,人间百味遍可浅尝。
每拿起一本书,像榨豆浆一样细细打磨,把字里行间的情绪掰开揉碎,精细的消化掉,醇甘回味。
这样的读书习惯注定效率不高,好在鸡汤冷暖,乐在其中,直到遇到一本性寒味苦的书——《平凡的世界》,苦的我讳疾忌医般,读完这一本久久难以拿起其他书。
读完《平凡的世界》,有半年之久不肯再拿起任何书来品读,因为里面的苦难难以下咽,消化不完自然是放不下。
书中孙少平把生活的苦难咬牙抗住,饥饿、劳苦,一切生物性的痛苦他都能默默承受,我跟随他的汗水屏住呼吸,因为心有惦念,虽深陷煤矿的井下,黑暗、寒冷,万般不适也不足将其击倒。
我陪着他吊着一口仙气,我们都知道劳累困苦的背后有个带给他希望的人在等他。穿过生命之苦之卑微之泥泞,却能相逢那样的纯真美好,希望的裙摆诱人的像香烟一样缥缈,生之大幸。
而命运之手不带色彩,给孙少平走最苦的艰辛道路,看最美的世间难得,却又反手将烟火按死在地上瞬间熄灭。
看到世事无常,常人应该都无法接受。五年前读完整本书,我的心里满是幽怨,田晓霞的离开使我难以释怀,看着苦难中挣扎的人再一次被打倒,我才猛然发现,原来对待苦难,我缺乏最起码的抵抗力。
五年前的我,刚毕业参加工作,满眼春意盎然,希望美好触手可及,被路遥先生这一提冷水浇了个透心凉,内心暴走愤怒。
直到前段时间我翻看笔记,看到路遥的弟弟王乐天整理回忆录时写道,路遥因为自己把善良的田晓霞写死了而崩溃大哭,那时我想也许这就是生活,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
后续的了解才知道路遥先生是用生命写完这本书的,写到第二部时身体状况开始不乐观,而他却没有停止写作,一边吐血一边写完第三部。
写完《平凡的世界》没多久,路遥先生辞世,贾平凹说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看到笔记里被眼泪泡过的褶皱纸张,我开始梳理读过的几本主人公去世的书,为什么田晓霞让我无法释怀?
当时年少,觉得大概是她太美好了吧。深思发现,与我们而言,田晓霞就是生活的目标动力,孙少平工作环境多黑暗泥泞、多劳累,只要有田晓霞,他的内心就会温暖有光亮。
一巴掌把昂头少年拍到泥沼,读者大都心如死灰,再也没有能量挣扎起来了,而孙少平的坚持,作者要告诉我们,即使生命之灯熄灭,我们也要摸索向前,去寻找剩余的希望。
书中的苦难那么的真实,像北方春天里的雪,是让人熬过冬天难以下咽的寒冷后的一夜白头,却又是没被掐灭的星火,死灰复燃。
这本书留给我的阵痛有些久,它就那么平静的摊开现实,鲜血淋漓的晒在阳光下给我看,书里那些难以释怀的,像一块厚实的冰被我吞进肚子里,随着生活经历,人间烟火,慢慢渗透着,给我参照考量,也陪我成长。
路遥先生将苦难延展宣讲给人们,像一剂疫苗,让我认识人生苦难,接受它并且逆来顺受、百折不挠。
那些波折挫顿下,打磨出来的心态不至于太脆弱,时不时遇到风浪就全面溃败。
认识世界本就这样,人生苦短,可无论怎样即便最美好的希望被毁灭,都要一直向前。
最坏的处境展现人生皆是如此,而坚强的人没有就此低头。走过一些深山,在原始森林里测量与探寻,体会到人在浩瀚自然中的渺小,行路辛苦,眼下收获了不常见的风景。
在疲惫与汗水间,我们人格中的刚强坚韧被抛磨出光。读书和走路让身体和思维得到成长,都是一场远足,历尽跋涉,芬芳劳苦两相望。
作者:小翡,林甸县生人,年毕业于林甸县职教中心。现工作医院。
林甸往事ll徐丽艳:读书日的感想
一秒钟看透本质和用一生也看不到本质的命运是不同的——献给世界读书日
林甸往事ll书香林甸:大庆书友会在我县举办农民读书会第二场活动——“新”林甸人专场
林甸往事ll马秀红:他们历经苦难,我们获得辉煌--《苦难辉煌》读书分享
林甸往事ll世界读书日
40年东财阅读,一起来聆听*委书记夏春玉的读书感悟
林甸往事ll张立新:如果不读书我在干什么
林甸往事ll书香林甸:大庆书友会在我县举办农民读书会第二场活动——“新”林甸人专场
林甸往事ll徐凤楼:读书
林甸往事ll张雪峰《喜欢读书的麦子》赏析
丁艳霞:喜欢读书的麦子
林甸往事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