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初冬,正在实习的我去了乡下大姑家,我是个爱热闹的人,平日里不愿意在家里蹲着。
因为家里就我自己,没有兄弟姐妹,所以就觉得孤单单的很没意思。于是趁着实习期间就去了大姑家,我也愿意在农村待着,因为喜欢那种浓浓的烟火气,总觉得在乡下的生活有滋有味的,很接地气。
虽然生活条件比家里苦了些,却觉得快乐很多。我是个适应能力比较强的人,在哪都行,吃啥也不挑,大姑家姐妹多,吃饭时围坐一桌有说有笑的。
就算是只有大葱蘸大酱,也吃得很香很饱。所以农村生活条件再不好,也阻挡不了我去乡下的那颗炙热的心。这也许跟我是乡下长大的孩子有关吧。
一天,我正玩的开心,爸爸捎来信儿说是让我回家上班。这是真的么?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是说毕了业以后才让上班的么?怎么还在实习就可以去上班了呢。
不管怎样能上班就是好事,我一跃而起大声呼喊:我要上班了,我也是有工作的人了耶!那种开心简直无法比拟,毕竟盼着这一天好久了呀。
第二天我告别了大姑,坐上了回家的车,急匆匆的赶了回来。一进屋就问爸爸:怎么这么突然啊,我还没准备好呢就要上班了呀。嘴上虽然这么说,心却早已恨不得马上飞到工作岗位上去了。
爸爸说:公司准备新进一批小客车,岗位正缺人,所以就提前让你们上岗了。原来如此呀,看来赶的好不如赶的巧,真是天遂人愿啊!
我要去上班的工作单位是运输公司客运站,那也是爸爸常年工作的单位。所以我和爸爸也算是同事了,当时那个年代,有很多像我和爸爸一样,父母亲和孩子都在同一单位的,那时还时兴接班呢,是不是很有亲情意味。也属于父一辈子一辈吧。
客运站提及起来可能大家都不会陌生,谁一年还不出个门坐个车呀,因为在那个年代,几乎还没有私家车,出门远行都是靠客运站的大客车载行,也是人们出行不可绕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客运站被赋予了很重要也很必要的一角,也算是个好单位吧。
因为从小就是坐车长大的,所以客运站对于我来说那是最熟悉不过了。听爸爸说因为爸妈要上班没人照顾我,所以生下来那天就坐上了客运的大客车,把我送去了农村的姥姥家。
之后就坐着客车不停的穿行于我家和姥姥家,坐车对我早已是家常便饭。那时爸爸是客运站的站长,坐车的人多,客车的乘务员怕我挤着,就把我放在驾驶室里。
那个年代的大客车司乘人员和乘客是分开着的,有个隔断把他们彼此分开来,留有一个小门以便司机和乘务员进出。
过去的大客车的驾驶室里只有司机和乘务员才能进去,别人是不许随便进入的,所以驾驶室被赋予了皇上宝座般的盛誉。
那时谁要是能去驾驶室里,那可不是一般的待续,坐在里面感觉真是酷毙了帅呆了。高高在上的,很是让人羡慕呢。
由于从小总坐客车,所以公司的老职工都认得我,我和爸爸刚一进客运公司的大门,遇见了公司的叔叔阿姨,都亲切的过来和我们打招呼:“哎呀,当年爱坐车的小丫头都长这么高了,如今也来客运上班了,真好”。
我连声的问叔叔阿姨好,心里暗暗高兴!(未完待续)
作者:孙燕,林甸作家协会会员
林甸往事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