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术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硬件史话孤品老电脑带你回到DIYer的情
TUhjnbcbe - 2023/2/7 23:31:00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在硬件发展史上,确实有很多独具匠心的非主流整机产品,如今在市场上也成为难得一见的孤品,今天就让我们也来点情怀之旅,看看这些前人智慧的结晶,看看外媒评出的“最不可复制的经典电脑”吧。

施乐之星:让苹果站在肩头上的巨人

经典电脑名单上,第一台是施乐之星。它伤害了最坚定的苹果粉丝:我们今天使用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不是苹果,也不是微软发明的,而是施乐。

年,也就是在IBM推出第一台PC电脑IBM的同一年——此时的IBM还在用比尔·盖茨和微软的DOS字符系统。

而施乐公司的人在这年推出了他们的Star,这是施乐的第一台个人电脑,不仅有图形界面,而且有网络连接和支持Smalltalk面向编程的操作系统,还有发送电子邮件的能力——这在PC机问世时实际上只有PDP等小型、中型电脑才有的功能。因此,它甚至优于苹果公司几年后发布Lisa和Mac电脑。

当然这台电脑如今更吓人的是价格,和几百美元的苹果2、IBMPC相比,在年这台施乐之星价格高达美元,相当于当时一个全职工人或职员一年的纯收入!

而今天计算通货膨胀后,相当于这台电脑售价美元!因此这是历史上最昂贵的个人电脑之一。充满科幻感的界面以及面向专业编程人员的“极客”属性,加上飞上天的价格,这使它成为独特的、极其罕见的电脑。

那么,这台施乐之星配置如何呢?代号“蒲公英”的它也是AMD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产品,因为它采用了AMDAm微处理器,有KB内存(可扩展到1.5MB),一个10MB、29MB或40MB的8英寸硬盘,一个8英寸软驱,一个鼠标和一个以太网网卡。

这台机器的性能在当时的Dhrystone基准测试中约为分,与价格高出5倍的VAX-11/小型机的性能相当。17英寸CRT显示器是黑白的,但分辨率达到了惊人的×像素,也就是后来的VGA标准,并有38.7Hz刷新率,在当时十分惊艳。

配这台显示器目的是能够以真实尺寸(因为这台机器的图形操作系统是第一个实现商品化的“所见即所得”的系统)并排显示两张8.5×11英寸的杂志页面。

Mindset电脑:第一个x86图形工作站

年推出了Mindset,一台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上第一台基于X86硬件的工作站的计算机。它主要是为了给专业人士进行图形相关工作而设计的,毕竟在DOS上进行图形工作在当时非常艰难。

Mindset是RadioShack的Tandy的改进版,采用了英特尔的CPU,是的,没有错,IBM的PC和各种兼容PC,没有任何一个采用CPU。

这台机器采用英特尔CPU,主频6MHz,内存KB可以扩展到KB,支持x,x两种分辨率。

与当时的其他IBMPC兼容机不同,它有定制的图形硬件,支持16种同步颜色(从种调色板中选择),还有硬件加速的绘图能力,包括一个闪烁器,使其刷新率是标准PC中CGA显卡的50倍。

同年带EGA显卡的IBMATPC只有64色调色板,并能把16种颜色放在屏幕上。

该机器在基于MS-DOS的微软Windows1.0之前准备就绪,比尔·盖茨亲自参与了该项目,以协助Mindset在不损失性能的情况下模拟IBM的字符图形。

这台电脑基本版的价格为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这台电脑虽然硬件配置逆天,但由于没有用上初代Windows,只是用的比尔·盖茨协力的改进版DOS2.11系统,而且系统居然和老的APPLEII一样烧制在ROM里,导致软件兼容性堪忧,所以从未畅销,大约一年后就从市场上消失了。不过现在这台电脑仍然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苹果MacintoshPowerBook:真正的笔记本电脑之父

港台喜欢称为笔记本电脑为“手提电脑”,并非不贴切,而是因为在这台电脑之前的所谓“便携式电脑”,真的是“手提”,只是一个稍微小一点的机箱装的电脑而已!庞大的(比如今ITX机箱还大!)机体加上小得可怜的屏幕,笨重得只能像提箱子一样携带。

年第一台便携计算机奥斯本1型,从此港台地区称呼便携计算机为“手提电脑”。

后来虽然东芝、康柏等厂商都推出了更便携化的膝上计算机、折叠计算机,但其体积仍然是非常庞大的。

所以年的苹果MacintoshPowerBook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一个普通的硬件,但它是第一台定义消费级笔记本电脑应该是什么样的计算机。

让人吃惊的是,这台笔记本电脑不能完全归功于乔布斯的天才构想,因为它是由SONY和苹果公司合作设计的。

PowerBook是一个设计奇迹,使市场忘记了那些可怕的老式手提箱电脑。它是如此具有革命性,以至于从那时起所有的笔记本电脑都模仿这台电脑的设计。

它的CPU是16MHz的摩托罗拉(和世嘉MegaDrive游戏机样!),2MB的内存,有一个20MB的硬盘。屏幕的大小为9英寸,分辨率为×像素,但并不支持彩色,但配置了苹果的早期图形系统,还有一个轨迹球(后面的笔记本根据技术进步使用触控板代替了它)。

SEGATeraDrive/AmstradMegaPC:游戏PC的先声

在90年代初,虽然有PC玩游戏的玩家群产生,但硬件方面确实也没有那么多准备,游戏品质和主机相比确实相差甚远。

而世嘉公司在90年代初凭借其16位MegaDrive和Genesis游戏机在美国市场取得了惊人的成功,灵机一动,年决定将自己的游戏机与PC合体。结果是TeraDrive诞生了。

这台机器最奇葩的是它不是通过移植兼容实现PC玩主机游戏,而是直接硬件层面上缝合:它有一个CPU,用于PC模式,内存为K板载+1MB内存条,显卡显存KB,还有KB的固件。然后有一颗摩托罗拉CPU和一颗Z80CPU,用来切换为“游戏机模式”,原生复制世嘉的游戏主机玩世嘉的游戏,再配上PC的键鼠和世嘉自己的游戏手柄和摇杆,加上1~2个软驱和可选的30MB硬盘,可以说这是一台PC+游戏主机的缝合怪。

随后又推出其美版MegaPC。

当然,此时已经出现在市场上,这台游戏电脑的价格至少也能买到不错的电脑,而本身TeraDrive的PC配置又是,而有游戏主机的玩家也不会买这台美元硬件落后的PC,导致尽管这个概念很有趣,但市场上还是失败了,后续基于CyrixCxSLCCPU的版本甚至没有生产。

不过通过已购玩家的反应,各大企业还是发现了PC游戏的商机,随后PC游戏和PC游戏硬件的发展就开始如火如荼起来,可以说这台电脑就是后来游戏PC的先声。

1
查看完整版本: 硬件史话孤品老电脑带你回到DIYer的情